第390章 花魅万贞儿(7/7)
也就导致了后来皇帝子嗣喷涌式出生。除此之外,英宗废除了明代的殉葬制度,这个制度主要就是针对那些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们。封建王朝的君主,生孩子其实是一门政治任务。子嗣昌盛,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国运兴隆。所以明代的这一殉葬制度,可以变相理解为对后宫的一种激励政策。也就是要求妃嫔们要努力去亲近皇帝,努力让自己能够受孕,生下孩子,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以后躲过被殉葬的命运。英宗把这一条给废了,也就免除了妃嫔们生孩子的压力。成化年间后宫的所有人,看到了宪宗与万贞儿的情深意浓,根本没法轻易进去插一杠子。再加上有吴皇后的前车之鉴,很多妃嫔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亲近皇帝这件事情上是怠工的。在《明史》里,恶毒万贞儿在后宫打胎,这一切显然是在胡说八道。在朱祐樘出生之前,明宪宗朱见深有过一个儿子名叫朱祐极。朱祐极为贤妃柏氏所生,被立为皇太子,但不幸早夭。真实的情况是,万贞儿在得知朱佑樘出生之后,并没让太监去弄死朱祐樘。而是给朱祐樘母子送去贺礼的同时,并请择吉日,让纪氏入主永寿宫,与她万贞儿一个级别。当时的内阁首辅曾在奏疏写道,朱祐樘在一开始就被带入了昭德宫,交由万贞儿抚养。《明史》抹黑万贞儿意思就是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白了就是清廷为了丑化明宪宗朱见深。在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对外对蒙古、女真各部族重拳出击。尤其是在辽东对女真部落进行的血腥屠杀,打得努尔哈赤的先祖一点脾气都没有。如此一来,大清肯定不会对明宪宗朱见深有好话了。所以综上所述,万贞儿残害皇帝子嗣的事情是子虚乌有的,纯粹是清廷故意抹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