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都市言情> 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第347章 金庸武侠弱项(2/4)

第347章 金庸武侠弱项(2/4)

的事儿,偏偏不说清,而且打来打去谁也打不死谁。



    一到关键时刻,就有人从天而降来救场。



    书里的人物好像都有深仇大恨,整个故事就靠这个推着走。



    金庸笔下的侠客,与其说是武术高手,不如说是犯罪分子,每个门派都像是一伙黑帮。



    他们为了私人恩怨互相残杀就算了,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还给这些暴力行为戴上正义的大帽子,好像私刑杀人还能分出正义和非正义,为了所谓的正义,哪怕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



    在金庸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人物和我们不太一样。



    他们狭隘、粗野,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问题,差不多都不可理喻,无法无天,精神世界特别小,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人和事,行动起来就像简单的条件反射。



    有时候书里也写了一些在极端情况下闪耀人性光辉的人物,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逻辑。



    金庸的小说在情理上,逻辑还不够严密。



    这样一来,不光是外人感受不到书里美好的部分,连小说自身的结构和戏剧性都变得松散或者削弱了。



    人物和情节很多时候都是作者主观意识带着走的。



    当人物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不一致时,金庸不是去加强逻辑,写得更难一些,而是像王朔说的那样,降低人物的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作者自己更轻松地带着人物走,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人物自己的想法。



    等到新的读者进来,或者原来的读者长大了,原先没注意到的问题就变得看不下去了。



    因为大家都是用逻辑来理解故事的,当逻辑被挑战、被冒犯时,读者只会选择不看了,或者从粉丝变成黑粉,或者变成路人。



    比如《雪山飞狐》里,胡夫人先是说要照顾胡斐,后来胡一刀死了,她又把胡斐托付给苗人凤。



    这里胡夫人的自刎,是出于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



    还是剧情需要?



    还是因为金庸之前写过类似的情节,这次想换个新鲜写法,所以‘胡夫人必须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