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122章 房地产业的蓄势待发(1/3)

第1122章 房地产业的蓄势待发(1/3)

    其实这次召集各位股东聚聚,李舜也是抱着给大家敲警钟的心思。虽然开发公司的第一个楼盘已经售罄,也实实在在的赚了一千多万。



    但这个成绩,其实也算是侥幸。毕竟这是大家首次涉足房地产领域,对于行业内的诸多细节和规则还不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模式必然是较为粗犷的。



    很多的决策也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直觉做出的。实际上,这背后离不开各位股东身后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就拿那个楼盘来说,其地价可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拿到手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行情。



    公司通过巧妙地利用政策漏洞,成功地降低了土地成本,为项目的盈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李舜还针对该楼盘制定了独特的规划方向,使得房型设计等方面更具吸引力。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使得项目实现了盈利。然而,这些手段并非一家正规经营公司应有的行为,这显然也不是李舜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一个房地产公司,如果与某些公权力机构牵扯过深,那么最终遭受厄运的必然是该公司。这种情况就如同一场拔河比赛,双方都在用力拉扯。



    但由于一方力量过大或另一方失去平衡,就会导致其中一方被拖入深渊。在这个比喻中,公权力机构就是那个拥有巨大力量的一方,而房地产公司则是相对较弱的一方。



    当两者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密时,一旦出现问题或者矛盾,房地产公司很容易成为牺牲品。因为公权力机构往往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强的影响力,他们可以轻易地对房地产公司施加压力甚至采取制裁措施。



    此外,这种牵连还可能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满,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声誉和业务发展。因此,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保持与公权力机构的适当距离,并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才是明智之举。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和困境。这个问题,也就李舜要向各位股东提出的。要想公司能长久的发展,必须要走正规化,规范化的路子。



    这个只是李舜要说的第一点。其实还有一点,也是需要他向众人解释的。别看自己公司赚钱了,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