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8章 处世哲学(2/6)
仔细思考就会明白这厮从头到尾都知道自己不可能从朱棣手中获取到一半江山。
你或许会认为宁王朱权是不是也可以参考朱棣那样,直接参与靖难,也朱棣竞争。
当真你认为宁王朱权参与了,就有机会了吗?
迎接他的,势必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不是说朱权和朱棣对打一定失败,而是阻挡在他面前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棣,还有着朱允炆朝堂之上的武将派系们也不会许可。
你真以为历史上朱棣就真是天命所归吗?
你真以为那是李景隆能力不足,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历史上朱高炽镇守北平,李景隆是怎么做的?但凡看到快要打破之时,这厮立马就鸣金收兵,那借口找的那就一个傻乎乎,真正的明白人哪一个不是对此一清二楚。
历史上每一次朱棣面对李景隆之时,刷领自己的亲兵队伍冲阵之时,你看到朱棣有一丝一毫伤害的?
当真李景隆想做,无非安排些许人马刻意一些,朱棣身上的箭头也必定十个八个的。
人家根本从头到尾就没有想过为朱允炆打仗,从头到尾都在打假赛而已。
你根本不会想到已经将自己完全偏袒到士大夫阶层朱允炆,大明帝国的功勋武将阶层会给他们卖命。
这些大明帝国功勋武将集团们太清楚朱棣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知道朱棣骑兵靖难之时,就已经默契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朱允炆当时不管是派遣李景隆也好,还是将兵权交给其他功勋武将也罢,结果都是早已注定了的。
宁王朱权或许对此没有一个完全猜测,但他却知道倘若自己也加入朱棣靖难阵营,他迎面碰上的建文大军,绝不会如四哥朱棣那般总有天助。
他不可能真就相信了朱棣的‘承诺’,可就算如此,他也依旧将自己掌控的士卒大军交给了四哥,坦然的迎接未来朱棣登基之后的命运。
也是因此,他才能入得朱元璋法眼,在基本上朱元璋需要之时,将其召回,这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