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曲阜(3/3)
者谁又记得,若说换做个人在儒道至圣世界,早就凭此成为医家半圣了。
地球的许多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越近现代,就越是集体产物,哪怕如今,任何一个研究课题,同样是无数思想碰撞、无数联合试验之下的产物;
换言之,地球,个人想要单打天下,太难了。
集体协作,同样有着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往往进阶的会一群出现,就好比袁院士封圣,他的学生们一个个凭此进阶,五六阶的数以千计,极大的充实了龙国农业方面的基础。
“时代有时代的产物,等你到了大儒,就可以选择方向为封圣做准备了。不过,我倒是认为,传播儒道体系,也该出几个半圣才对!”
孔德伦很认可,传播儒学和传播儒道,是有差别的,传播儒学,是传播知识,传播儒道,是传播知识的运用;
后者在地球属于新生事物,对人族而言,同样有着莫大功德,出几个半圣,很合理。
儒道修炼体系在圣阶之前,是一个人学识的积累,也是一个人学术的成型,更是一个人思想的雏形。
在一方世界之中,这个学识的积累毕竟是有限的,这个有限指的是限制,思维的限制,比如,在地球,你知道云雨的形成,这已经属于常识问题,潜意识的就不会将它归类到学识。
换成孔德伦,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知识体系,在地球光读书这段时间点,他就从举人文位踏入大学生范畴,已经开始凝聚文台。
这也是为何儒道至圣的半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