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2/6)
,甚至还算精简了,实际上还会有散官和勋位,多为虚职,没职司没俸禄,专门为了让官员的头衔变得更长,以后安排个侍女在边上报官名,听起来忒威风。
不过想到西夏的局势,公孙策的面容又肃然起来:“夏蛮子蠢蠢欲动,敢与国朝作对,正是辽人在背后撑腰,现在出使辽国,大有凶险啊!”
王尧臣沉声道:“我等士人,正该在此等危难之际,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哈哈!正是此理!”
公孙策斗志昂扬起来:“我去礼部办完交接后,就去寻你们,把西夏内部的见闻好好说一说!”
……
狄进从三司走了出来。
身为三司判官的他,刚刚拜访了如今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三司使范雍。
三司使有计相之称,离宰执之位也是一步之遥,如果个人的升迁脉络上没有变化,范雍会在今年拜枢密副使。
历史上到了太后驾崩,仁宗掌权后,清理宰执队伍,除了吕夷简基本都外放,又将之前反对刘娥的那批文臣招回中枢,范雍就是被贬的两府重臣之一。
当然这位在后世较为出名的一点,还是后来被西夏人称为“大范老子”,关西人俗称父为老子,番人就敬称范雍为“大范老子”,范仲淹为“小范老子”,对比两人,说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范雍凄惨地沦为垫脚石。
不过就刚刚双方的交谈来看,范雍条理分明,对于西北局势的认知十分清晰,赞同筑堡修寨,安定边防,战略眼光颇佳,也难怪后来将西北边防重任交予这位老臣。
只能说,二十多年的太平岁月,骤然间让这些人面对从小吃着沙子奋勇打仗的李元昊,战术上的失败其实并不奇怪,不能将败者等同于无能。
狄进拜别范雍,走出宫城,迎面就见公孙策和王尧臣正等着自己。
三人相聚:“走!去樊楼为明远接风洗尘!”
进了樊楼包房,丰盛的酒菜很快呈上,公孙策大快朵颐,显然是真饿了,对着美味的佳肴又不免发出感慨:“西北穷苦,羌人凶悍,一辈子恐怕都吃不上这一顿,但一旦战起,他们又是全民皆兵,敢于拼杀的!”
王尧臣早知羌人勇战,却知道一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