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大宋神探志> 第两百章 官家有点太喜爱了!授官不能这样授啊!(4/5)

第两百章 官家有点太喜爱了!授官不能这样授啊!(4/5)

院。

    这就是能见天子的朝官,连馆职都安排上了,基本上过个两三年,升一两级,赐五品服,外放出去,是能当知州,主政一方的,再积累些地方履历,回来能权知开封府了……

    别说宰执高层反对,就连狄进自己都反对。

    进士已经是仕途的快车道,发展好的进士及第,十几年间就能初入两府,任枢密副使,二十多年就能当宰相,但赵祯现在有点太夸张了,照这架势,是不是准备整个二十五岁的宰相出来?

    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么……

    当然,赵祯毫无恶意,只是还没什么执政经验,过于偏向一己喜好。

    实际上这位仁宗皇帝年老了,都有这个毛病,恰好狄青在,就是一个例子。

    仁宗喜爱狄青,强行压着一群宰执的反对,让狄青跳过枢密副使,一步到位成了枢密使,结果成为高官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要反对天子,就把天子宠臣狄青拿出来当靶子。

    狄青被群起而攻之,后世网络只说宋朝是重文轻武闹的,固然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风气,肯定有不小的影响因素,文官对于武臣有天然的警惕心理,但那不是主要原因,狄青如果是按照正常的升迁之路,最后一步步走到枢密使的位置,绝不会到那个地步,结果升迁不正,恰好碰上仁宗无后,又总是不立太子,群臣急了,就趁着天灾频频,全部集火到狄青那里。

    讲白了,官员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团体,一种是靠着功名和功劳,自己按部就班,晋升上去的,走得很稳,另一种是靠着执政者的赏识,比如官家和太后的看重,破格提拔的,后者也不见得没有真才实学,但地位就很虚。

    而狄青本来是战功赫赫,自己凭借功劳晋升,愣是被赵祯破格提拔,从前一种官员沦落到后一种,狄青如果深谙政治规则,他应该请辞,不受枢密使之位,可惜历史上的他显然没考虑到这一点。

    现在狄进倒也不必请辞,一来今科进士授官只是初定,还未最终公布,二者年轻的赵祯还没执政,狄进又是三元魁首,根红苗正的文官序列,绝大部分宰执都是对事不对人,不允许官家做这种破坏制度的举动,避免以后的天子有了先例,也破格提拔自己喜爱的进士,乱了朝廷法度。

    如此种种,狄进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