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大宋神探志>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举第一场——国子监发解试(3/5)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举第一场——国子监发解试(3/5)

解试、省试、殿试三场决定命运。

    这样的分配,如果是那种死读书,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一上考场不知所措,脑袋里的学识不翼而飞,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请访问最新地址

    公孙策的表现算是很好了,毕竟跟死人打交道的破案更能锻炼心智,心理素质绝对是上层。

    再看周围不少学子,身子都在微微发抖,连考卷试题都没看到呢,脸上就隐隐露出崩溃之色。

    狄进并不嘲笑他们,倒也观察了一番。

    不远处的王尧臣脸色也不是很好看,显然做不到心平气和;

    文彦博则是不停走动,似在缓解压力;

    倒是三人中年纪最小的韩琦表现沉稳,站着一动不动,单从神情来看十分沉着,只是眼神略微有些呆痴。

    对于很多学子来说,等待的时间极为漫长,又好似恍恍惚惚就过去了,五更鼓响。

    “咚咚咚——”

    国子监的门缓缓打开,负责考务的吏胥,早就列队完毕,每人手里高举着牌子,大声道:“照你们的名状,找到相应的考务,列队站好,一刻钟后,依次进场!”

    众学子乱糟糟地排好队,开始对照名册。

    国子监这方面倒还好,互相知根知底,都是熟人,但地方上,就要严格盘查考生了,姓名、籍贯、年龄,相貌等等,以防有人替考。

    每年都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即便五人联名保举,也避免不了有人铤而走险。

    待所有人验明正身,就是搜取小抄夹带,检查随身物品,然后去祭拜孔圣雕像。

    一通麻木的流程走完,试题终于开封。

    不知是不是国子监格外特殊,狄进发现,这里的考卷确实不同,用精致的绫布裹着,贴着封条。

    在众多考生的注视下,卷筒打开,决定命运的考题,终于被取了出来,然后有文书开始誊抄,学子们则分别被引入了不同的考场。

    公孙策和狄进不在一个考场,互道祝福后,各自跟着引路的人员,走向自己的位置。

    “还行!”

    狄进发现,相比起后世明清时期蜂窝似的号房,狭小到考生身体不好的能死在里面,宋朝对于考生的待遇要好不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