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老朱的疑虑(2/3)
劾延平知府不是苏谨的目的,逼老朱做决定才是他的目的。你老朱不是指着我挣钱吗?那好,要么你让其他几府配合我剿匪,要么你就给我权限,我自己去剿。这,才是苏谨的目的。老朱笑了。“这小猴子,竟然学会反将咱一军了?”“替咱起草旨意吧”,老朱想了想:“申斥延平知府,命他速派兵平压延平匪事。”“并下旨令福州、建宁、邵武几府,自查境内匪事。”“告诉他们,要是再让咱知道他们府内土匪闹事,休怪咱不客气!”老朱想了想,“还有,下旨告诉苏谨,他的慎海卫可以在这几府内协助剿匪,嗯,就这样吧。”“阿爷!”朱允炆一听就急眼了。这苏谨擅权的事还没说呢,咋又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利?“阿爷,不可啊,苏谨不过是个文官,怎么能节制地方军事呢?”“这样下去,岂不是重演前唐节度使之患?阿爷三思啊!”朱元璋一听就不乐意了,咋,咱看起来像是李隆基那昏君吗?他沉下脸:“炆儿,凡事要以军国大事为重,将你那小心思收一收。”这话已经说的很重了,朱允炆闻言果然脸色变得惨白:“阿爷,孙儿知错了。”朱允熥在一边努力憋着笑,脸色憋得有些通红。老朱看着一红一白两张脸,忽然有点心烦。他摆了摆手:“你俩下去吧,咱乏了,想歇歇了。”“是,阿爷。”临出门之际,老朱忽然对朱允熥说道:“熥儿,最近苏谨那边事情多,你少写信给他添乱。”朱允熥一愣,旋即心情失落的低下头:“孙儿晓得了。”俩人走后,朱元璋脸色阴晴不定。关于皇储的人选,到现在他也没有定下来。朱允炆自小被他重视,也作为皇储的人选,一直带在身边用心培养。本来朱标走后,他是毫无争议的人选。可自从凤阳一行,老朱却对他有些失望。本以为当时只是心情不好,可随着时间越长,这种情绪却越来越重。建国之初,朱元璋发动那么多大案,愣是憋着气,一直隐忍,任由胡惟庸专权,不就是为了收回相权吗?后来忌惮武勋,生怕炆儿压制不住,还想动一动蓝玉。要不是苏谨劝下蓝玉交出兵权,并且辞官养老,此刻蓝玉已是一具死尸了。这一切的一切,老朱所有的动作都说明一个意思——官,无论文武,皆是可用不可信。可朱允炆呢?老朱现在甚至有些后悔,让那些大儒从小教导朱允炆。要不是这样,朱允炆怎么会越来越亲近文官?反倒是朱允熥,及时和武勋划清了关系,认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