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你人还怪好的嘞(1/3)
朱棣怎么也想不通,老朱为什么要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把苏谨给抓起来。但他也不能写信替苏谨喊冤。他相信老朱再糊涂,也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蠢事。倘若自己真的写信替苏谨喊冤,那苏谨恐怕才真的死定了。勾结藩王,你想干嘛?思来想去,朱棣只能就事论事,一封平平无奇的奏疏寄向京城。奏疏上着重写清西征的好处,并请老朱定夺,对苏谨的事只字不提,全当不知。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没让老朱头疼,但门外的那个皇子却让他有点生气!“他这是在威胁朕!”苏谨虽被定罪贪墨、私截税粮,但最后能不能定罪,定什么罪,还得老朱决定。苏谨移库案中,苏谨到底有没有问题?有。问题有二。第一是欺君之罪,这个没的说。老朱真要计较,就凭凤阳现状和苏谨奏疏中的瞎话,砍了他一点都不冤枉。但老朱早没当一回事,判不判的就是一句笑话。第二个问题就是所谓的税粮。老朱不是傻子,锦衣卫也不是瞎子。移库案爆发之后,老朱立刻就派锦衣卫,去查清楚那批粮食的来处。苏谨没撒谎,那些粮食果然是他在丰收之后,从百姓手里回购的。唯一有问题的是粮食的去处、作用还没有查明。但苏谨在这件事上瞒报朝廷,确实有他的责任。只是老朱想不通的是,这件事明明很简单,为什么苏谨却迟迟没有反击?甚至...任由那个李持栽赃他?他的后手在哪?老朱想不通。这件事已经很明朗,老朱随时可以出手解决,但蒋瓛的情报,却让他不着急出手。据蒋瓛回奏,苏谨这小子在诏狱里,跟回了自个家一样。不止不害怕,还天天让蒋瓛从他家的有间酒楼,给他带好吃。昨天居然还说什么:‘罪臣自知必死,求陛下能让他在临死之前再见江都郡主一面,方能死而无憾?’老朱被他气乐了:“既然这混账小子喜欢在诏狱里待着,就让他多待几天!明日早朝提上来,咱亲自审他!”可就在这时,马忠良畏畏缩缩的进来,眼神闪烁不定,又带着一丝哭笑不得:“皇爷,三爷跪在御书房外不肯走,还说...还说...”老朱哼了一声:“为了苏谨这小子,他跪了有一天吧?他倒是有仁有义,说吧,老三又说什么了?”马忠良支支吾吾的小声道:“三爷说,他..他愿舍弃皇子身份,只求皇爷饶过苏谨一命。”老朱一拍龙案:“他这是在威胁朕!”“皇爷您消消气,三爷还是个孩子,想必也是为了苏大人的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