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布防调整(四)(1/3)
相比于密支那的扯皮,密支那以东的缅北地区就基本就是志愿队的实控区域了。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志愿队也开始完善行政管理。因为目前缅北地区的华人并不多,加起来不足五十万,有一半都是最近两年前来缅甸谋生的。主要是还是得益于中印公路。国内的税负繁重,生活压力也大,而中印公路沿线的挣钱机会很多。尤其是密支那、八莫、南坎等地,更是吸引了大量国内的人前来。志愿队可不管这些人会不会回国,反正基本都在他们治下。在志愿队总部搬到腊戍后,之前的小打小闹也就不行了。于是经内部商议,然后向南华联合会总部以及李航那边汇报,最终决定把辖区设为一区六县。一区即腊戍特别区。六县分别为八莫、密支那、果敢、西保、木姐、孟能。八莫的辖区就是滇缅公路以西、孟密以北的区域,但不包括南坎,就是之前志愿队最核心的区域。木姐跟后世的辖区差不多,位于腊戍以北。果敢则是还包括滚弄等地。孟能位于腊戍以东,大致是后世佤邦地区。西保辖区有些大,西至伊洛瓦底江、北至孟密、南抵曼德勒、东至西保,属于腊戍以及八莫的南部屏障,但现在南边有些地区还是日军手中。密支那,自然就是密支那及周边地区。这里原本就建立过行政机构,谁让英国人早就跑了呢。腊戍特别区除了原本的腊戍镇,还包括当阳、孟崖、兴威、南渡等地。包得温矿区就在腊戍特别区的辖区。区域大致就是后世的克钦南部和掸邦北部地区。下一步计划就是分两路,一是曼德勒方向,二是景栋方向。别看是一区六县,但是人口估计也就一百多万。而整个缅甸,此时人口大约在1100万的样子。战前应该有1600万左右,但战乱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尤其是在北部地区的缅族人比例甚至低于5%。确立了行政区划,随即就是军队布防。志愿队的警卫团、炮兵营、工兵营等直属部队就驻扎在腊戍特别区境内。第一支队驻扎在八莫和木姐。第二支队依然驻扎在密支那。第三支队驻扎在果敢和孟能。第四支队驻扎在西保。而且兵力也到了1.6万人,一共12个步兵团和1个警卫团,这就是整个志愿队的兵力。再多就不行了。主要是本身人口的问题。还有就是没那么多钱。而且现在志愿队也没必要继续扩军,日本都还没投降呢。先把基本盘管理好,然后加深跟国内的经济联系,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