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震动(1)(2/3)
秘兮兮的对本公说,有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原来是私铸假币啊。”嘴上讲着这些,朱纯臣心里想的更多。李弘济给他这盒金银元时,朱纯臣没有太在意,毕竟这段时间,他要忙着盘算天津十三行给的红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天津所设十三行凭借丝绸、茶叶、瓷器等专卖权开始扩张,特别是大明介入朝鲜,从最初的援朝抗虏,到后续的镇压篡逆,这让天津十三行的体量不断膨胀,连带着在京勋贵群体一个个兴奋之际。毕竟当初他们可是投了大笔金银,多数勋贵的初衷就是为了赚银子的,最初跟南上的西洋海商展开海贸,对辽东输送贩卖粮、布、棉、油等各项商品,尽管也能赚取到一定的利润吧,但是这不能满足那么多勋贵的需求啊。所以私底下难免有抱怨。可是从天启二年开始,就因为国朝要介入朝鲜,使得这一切发生改变,向朝鲜输送各项所需这是小头,从朝鲜运回人参、皮草、东珠等各项高奢,继而转运到东南诸省去,这赚取的金银就太高了。而除了以上的这些贸易外,真正的暴利行业,却是从朝鲜这边,以几袋粮食就能换来瘦马培养,或送去东南诸省去,或带回京城京畿,这赚的就不是几十倍,近百倍的利了,而是数百倍,甚至更高的利!毕竟几袋粮食才值几个钱?“这个李弘济,在来找本公之前,还去找过谁?”想到这些的朱纯臣,看向中年询问道。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听说还找了定国公他们。”中年如实道:“这段时日临淮侯表现很高调,出手也很阔绰,卑下也曾听说临淮侯似发了财。”“哼,要钱不要命的主。”朱纯臣冷哼一声,“当初在天津十三行筹设时,这厮就表现得优柔寡断,没有拿出太多的银子,天津十三行开始赚大钱时,动辄就抱怨说遭小人蒙蔽了,想再购些银股,可谁会给他?”“如此说来的话,这个侦缉队干的差事,恐跟陛下钦定的币制有关,李家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公爷的意思是李家可能要被罢……”中年难掩震惊道,可话说了一半,却怎样都讲不下去了。“不是没这种可能。”朱纯臣似笑非笑道:“当初那几位不就被罢了。”一讲到这里,朱纯臣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当初定西侯蒋秉忠、灵璧侯汤国祚他们,被时任顺天府尹的孙传庭死谏查处,最终落了个身死爵除的下场,各家悉数被厂卫给查抄了,连同他们的亲眷、九族全都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