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海峡公约和逃亡(1/6)
因为英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让会议僵持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
但最终,在1937年2月2日,《君士坦丁堡海峡公约》新鲜出炉,并且在许多媒体的见证之下,八国代表正式签订了这份公约。
这份经过英国和俄国之间互相妥协的公约,内容倒是也没有那么偏颇。
根据这份海峡公约的规定,在战争期间,如果土耳其为非参战国,将禁止所有参战国家的军舰进入君士坦丁堡海峡。
同时,各国应当派遣代表对君士坦丁堡海峡进行管控,禁止超过1万吨的各国民用船只通过君士坦丁堡海峡。
如果土耳其处于参战状态,土耳其可以自行管理军事坦丁堡海峡,各国无权干涉。
从字面意思来看,对于各国还是比较公平的,英国和俄国都没有吃太大的亏。
但实际上,明显占便宜的仍然还是英国人。
首先,除了俄国和土耳其这两个中立国家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英国的盟友。
让这些国家派遣代表驻扎在君士坦丁堡海峡,明面上是管控通过君士坦丁堡海峡的各国民用船只,实际上是监管英国的敌人,也就是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船只。
虽然看起来允许一万吨以下的民用船只通行,但这些船只通过君士坦丁堡海峡也会记录在案,以英法澳为首的同盟国军事集团自然会接到情报。
如果确定这样的民用船只运输的是德意比较稀缺的物资,那英法澳也能组织军舰进行袭击,破坏德国和意大利的物资进口。
君士坦丁堡海峡的问题解决了,但英国代表并未着急离开君士坦丁堡。
因为接下来,关于拉拢土耳其上同盟国战车的事情,才是英国人最为重视的事情。
因为根据新签订的君士坦丁堡海峡公约,如果土耳其能够加入英国人这边,土耳其就能自行决定君士坦丁堡海峡的问题。
有着英国人的帮助,土耳其完全可以将俄国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封锁在黑海,这其实也相当于达成了英国人一开始的目的。
当然,如果没有做好和俄国人翻脸的准备,英国人是不打算彻底封锁俄国舰队的。
但在此之前,封锁罗马尼亚和保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