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二十一章:死神降临实验,启动!(1/5)

第八百二十一章:死神降临实验,启动!(1/5)

    时间来到1934年4月17日,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之后,阿瑟终于迎来了最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核武器研发实验小组所制造的第一枚核武器,原子弹莫斯。

    莫斯的命名是阿瑟赋予的。ors,罗马神话中死神的名字。

    阿瑟将死神的名字赋予这枚原子弹,其用意已经不用多说了。

    不管澳大拉西亚的敌人是谁,莫斯及其后续一系列核武器,都将成为澳大拉西亚敌人头上的死神。

    在进行最终的核试验之前,阿瑟接收到了来自核武器研发项目小组的汇报,并且看到了莫斯的外观和内部构造。

    原子弹的理论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一个中子快速撞击铀235的原子核时,会分裂出另外两个元素钡和氪,并且释放出2到3个中子以及大约200兆电子伏的能量。

    这些被释放出来的中子又可以继续撞击其他的铀235,从而引发不断的核裂变,这也是大名鼎鼎的链式反应的原理。

    在进行核实验之前,研发小组已经测算出了一克完全裂变的铀235的爆炸当量,差不多相当于近20吨的tnt炸药,可以摧毁半径120米内的所有建筑物。

    澳大拉西亚的第一枚原子弹莫斯,采取了历史上比较典型的枪式原子弹结构。

    整枚原子弹结构类似于一把手枪的枪管,电子雷管和炸药位于尾部,铀块则位于原子弹的头部。

    通过尾部的电子雷管将炸药引爆,气体会推动一块空心的圆柱形铀块嵌入到原子弹头部的实心铀块中。

    两个铀块合体就能够超过临界质量,同时会撞击到周围由钋铍金属制成的弹丸中。

    这些弹丸能够释放大量的中子引发核裂变,铀块周边被厚厚的碳化物包裹着,可以将释放出来的中子再次反射回铀块,引起新一轮的核裂变。

    这不仅是最原始的原子弹理论,同样也是比较经典的,充分利用了链式反应的原子弹设计。

    在链式反应理论被发明出来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原子弹设计也就依据链式反应,最终得出了枪式原子弹。

    因为是测试弹的原因,莫斯内部所含有的铀235只有一公斤,预计最大爆炸当量为20万吨tnt。

    对于测试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