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西南军溃败(3/4)
俄国人占领普热米斯尔的时候,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面对着这样的战略要地,如果俄国军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会白白放弃这样的地盘。
随着俄国人的紧急撤退,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当机立断,决定展开追击,并且全线发动大规模攻势。
此时的中央突破战术已经完全成功,德国人动用了上百万德奥联军,第11集团军打开的口子直接突破,力求给予俄国军队致命一击。
事实上他们确实也做到了。本来俄国西南方面军已经如同强弩之末,面临德国军队的全面进攻,俄国军队崩溃的很快。
八月底,俄国西南方面军全面败退,不仅将占领的加利西亚拱手让人,甚至已经撤退到了波兰后方。
这场耗时将近一个月的果尔利策战役,以俄国军队的全方面惨败为告终。
德奥联军付出了不到十万人的伤亡,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奥匈帝国军队。
俄国方面,伤亡人数高达50万人以上,被俘虏的俄国士兵也有超过30万人。
不仅第三集团军几乎全军覆没,第四和第八集团军也各损失了十多万人,装备和物资的损失更是无可计数。
同时,俄国在丢失加利西亚之后,前几次对奥匈帝国作战的战果也几乎化为乌有。
奥匈帝国重新占领加利西亚之后,俄国人再想攻占这片地区就难了。
更重要的是,德奥联军有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抵抗甚至击败巴尔干联军。
当然,俄国人的损失也远远不止这些。
这场惨败之后,俄国军队的士气骤降,士兵们对于抵抗德奥联军似乎没有了信心。
部分俄国军官更是畏敌如虎,看到德国人的军队,就吓得慌不择路的逃跑。
普通士兵的反战情绪也开始蔓延,士兵们恐惧死亡,厌倦了没有任何战果的战争。
在俄国政坛,这场失败也引起了整个政坛的地震。如果说之前的俄国政府和尼古拉二世还能压制住国内的叛乱的话,那么在这次战败之后,尼古拉二世似乎已经控制不住国内的局势。
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红场都发生了示威游行,愤怒的群众不仅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