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庆历新政,正式改革篇(2/6)
轻农民负担,并且轻徭役,主要的徭役工作由地方厢军和禁军来做,主体思想就是“厚农桑”“减徭役”。
在外交上,与辽国、西夏、高丽、rb、大理等国家保持良好的对外关系,沟通有无,互相不禁止贸易往来,大大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在社会制度上,先于北方开始,承认半封建制度下的家长管理地位,但必须按照朝廷的法律进行,不允许私自设立公堂,不得限制宗族人身自由,妾生子享受同样的地权、继承权以及教育权。
在科技上,建立发明院,驳斥发明创造无用理论,鼓励民间自主创新发明,一经发明局确定发明专利,得到朝廷的推广,还有大笔的奖赏银钱。
在文化上,提倡多元化,鼓励戏剧、、绘画、雕塑、陶瓷、诗词、歌赋等等创作,推广简单易学的河南官话,也就是俗称的北派通语作为普通话。
同时积极创新服饰、装饰、手工艺制造品,赵骏甚至还自己研发了麻布缝制里面塞棉花的棉大衣,夏天穿的丝绸短衣短袖等舒适衣物。
还有不禁锢女性思想,提倡女子可以读书,可以上街游玩,除了不能做官以外,其它事情与男子差不多,没太大的限制。
这在北宋本来就是被允许的事情,倒也不足为奇。
在教育上,正式开始在全国设立官学,分县、州、路三个级别的学校。
分别对应小学、初中以及高中。
每个学校的经费大概在100-200贯之间,免费招收通过考核的学生,对于家庭贫困者地方官府将给予贫困生优待,报销伙食费。
如果能够在路府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有可能直升今年教育部刚成立的汴梁大学。
汴梁大学就厉害了,里面的老师都是研究院的专家教授级别,享受官员待遇。像汴梁大学祭酒隶属于教育部,与国子监祭酒同样都是正四品。
其余老师也都是从四品到正七品的等级,如北宋数学家贾宪、炼丹(化学)家万直臣、天文学家燕肃等等。
经过几年发展,小学和初中数理化课程已经培养出大量的学生。
从景祐年赵骏出宫开始,政制院就已经在汴梁设立了几个学校,进行教育试点。
这些学校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