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李白苏轼来了也得有政绩(2/6)
:“下官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正是新政时期,各地官员应该各司其职,你既然是定海盐监,怎么出现在了杭州?”
赵骏皱眉问道。
这涉及到了官员的原则性问题,还是必须问问。
要是被他遇到了不尽职的官员,哪怕对方是大名鼎鼎的柳永,也不能包庇不是。
柳永忙不迭回答道:“知院有所不知,我们这盐场虽比一县,却不归本地州府管,而是发运使衙门管。”
“哦。”
赵骏恍然大悟,想了起来。
确实是这样。
比如杨告之前的职务就是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矾税、都大发运使、提点铸钱事。
这茶、盐、矾是专营,所以由专门的衙门负责。
柳永笑道:“毕竟这盐乃是国之大计,因而下官每个月都要来杭州一次汇报公务,今日也是恰好在发运使衙门汇报,听说知院来了,才斗胆前来献诗。”
“原来是这样。”
赵骏便露出笑容道:“以前确实有这个规定,不过考虑到路途遥远,各地发运使衙门都是三月一报,没想到新政下来之后,倒是严苛起来了,你坐吧。”
“谢知院,这诗词集?”
“拿过来我看看。”
“是。”
柳永将手中的诗词文集恭恭敬敬地递上。
赵骏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接过来随手翻看了几页。
心中腹诽自己上学要背柳永的诗词,现在又要看,这就很难受。
不过心境倒是不同了。
以前是被强迫着背诵,现在则属于欣赏,随便看看,瞧瞧柳永的水平,用不着再背。
“不错,写得很好,此文采斐然,跃然纸上啊。”
赵骏看了几首词,其中第一页第一首居然是首颂词,专门写给他的。
诗词内容是歌颂在自己的努力治理下,国家四处歌舞升平,一片安宁祥和之景,给赵骏都给整乐了。
他笑着说道:“你呀,少整点这花里胡哨的,就算是想玩人情世故,也总是玩不到点上。”
柳永一时纳闷,问道:“下官愚钝,还请知院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