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为理想而奋斗(2/7)
因此挪用的这点赋税本身就不会对朝廷那边造成太大影响。
这些日子赵骏除了在长沙巡视以外,也前往其余灾区,他以前虽然在淮南去过灾区,但毕竟那时候的灾区已经经过三年恢复,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
但如今亲眼经历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能想象到一个村子有大半人家都死绝,家家户户挂着素縞的惨状吗?
能想象到其它县城里,浑身脏乱穿着破烂衣裳,把女儿放在篮子里,挑到县城大街上,头上插一根稻草卖的吗?
能想象到脏兮兮的泥水中,一个老人爬在地上捡起一根富人丢下来的骨头啃的样子吗?
地主和富户们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他们身边有奴仆跟随,有那种人力竿轿抬着,肆意在街上扫视着每一个卖儿卖女的穷人,如同在看一件件货物。
严格来说,除了长沙和临湘灾情比较严重以外,其余各县已经算好的。
但别的县可没有陈希亮提前预警,即便大范围灾情还算好,可也有不少沿河的村子损失惨重。
可能半夜还在睡着觉,忽然沿岸决堤,整个村子都淹没在了潮水里。
剩余的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把一切能卖掉的东西卖掉,换取一个活命的机会。
赵骏见到这个状况,真的是整夜整夜睡不着。
对于他这样的现代人来说,虽然能够从史书里窥见一丝端倪,如“淮南大旱,人相食”“岁大饥,易子而食”之类的话。
但史书里的轻描淡写,又怎么比得上现实见到的残酷?
所以眼前的这一切带给他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
就如同当年上大学时,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年轻时候的伟人冒雨穿过街巷,看到的所见所闻一样。
从电视剧里见到就已经很震撼,何况亲眼所见?
为此赵骏多次奔波于诸县,嘱咐地方路司、州府、县令以及其余诸多官吏,严格要求他们的赈灾行动,务必要保证灾民的善后治理。
事实上暂时截取湖南农业赋税养着灾民并不难,难的是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因而赵骏这段时间,一直在督促地方官府,清理农田,征召地方厢军,雇佣青壮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