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旱三年,雨从何来(3/4)
准备埋了。尸首一共十多具,都是脖颈处缝了一圈儿密密麻麻的针脚。那伤口不用细看,余琛就晓得,这是被砍了脑袋的。而为首的那具尸首,更是让他多看了两眼——因为他身上,站着条魂儿。且看那模样,身形瘦削,面目俊朗,年纪看起来也就二三十岁,眉头上三枚黑痣不仅不突兀,还突显出一股别样的书生气儿来。这模样,这伤势,余琛直接便猜到了,就是那幽河县令郑书囷。那光头敛官儿见余琛一直望着尸首,解释道:“嗐,那是幽河县令,因为一年前的行刺之事遭了无妄之灾,被砍了脑袋,可惜了。”说罢,光头敛官儿看了眼后边儿魂不守舍的瘦猴儿,压低声音道:“那瘦猴儿就是幽河县的人,听说相当尊敬那位幽河县令,本不想让他送幽河县令上山的,但他家里人还在,这会儿得拼了命挣钱来搬家……”说到这儿,光头敛官儿忍不住骂了声:“他娘的,这都什么世道!”余琛无言。过了好久,这些幽河衙门的官吏尸首方才被埋下去了。几个敛官儿都下山了,唯有那瘦猴儿跪在地上,向幽河县令郑书囷磕头。余琛端了碗茶,递给他。瘦猴儿连连道谢以后,一口气儿喝了。“我这虽然是看坟的,但学过一些天象,幽河那个方向,近日有雨。”瘦猴儿惊悚地转过头来,就看余琛指着幽河县的方向。他惨然一笑,显然也没当真,但还是躬身道:“借您吉言。”说罢,下山去了。他还得继续挣钱,才能将家里人从幽河县搬迁出来。等人都走完了以后,余琛看向那郑书囷的鬼魂。对方也平静地看着他。显然,这人的鬼魂是有清醒神智的。“不知为何,郑某人第一眼见到先生,就感觉先生……非同凡人。”郑书囷的鬼魂轻轻一拱手,看向余琛。余琛没说话,只是进了屋子,郑书囷的魂魄也跟着进来。度人经现,金光大放。郑书囷的一生走马灯,一一闪过。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就如文圣所言,郑书囷乃是幽河县人士,但从小在京城长大,于文之一道天赋斐然,进去稷下书院学习。学成之日,拒绝了那位万人之上的宋相抛出的就在京城朝廷的橄榄枝,亦然回到贫苦的幽河县任职县令一职。在任三年,兢兢业业,整顿官场,亲驾剿匪,减免赋税,兴办学堂,扶持工商……仅三年过去,整个幽河县焕然一新。此时,京城宋相闻之,再度抛出橄榄枝,邀请其进京为官,铺开青云大道;甚至那七皇子周秀也三番邀请,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