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第324章 反保加利亚同盟(3/5)

第324章 反保加利亚同盟(3/5)

其实如果没有巴尔干战争的话,恐怕意大利想要和土耳其达成合约,还得再耗费一番功夫。

    有了巴尔干诸国的牵制,土耳其在欧洲部分的大部分兵力都疲于应对,没有了充足的兵力之后,土耳其军队这才会如此迅速的遭遇大败,随即不得不签订合约。

    这么看来巴尔干诸国也算是意大利的恩人,为意大利吸引了不小的仇恨。

    为了报答巴尔干诸国的恩情,意大利当即表示侵占爱琴海的群岛,并且将目光看向了在战争中宣布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地区。

    和谈的不顺利,让俄国代表为之十分头疼。为了保障巴尔干的局势是向俄国方面靠近的,俄国代表拜访了英国和法国的代表,询问英法对于巴尔干和谈的意见。

    虽然英,法,俄三个国家因为互相协约的原因,彼此坚定的站在了一起。

    但在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上,英法的态度又出奇的统一,那就是绝对不允许俄国控制君士坦丁堡。

    再加上德奥两国在和谈中也偏向土耳其,俄国代表在请示国内之后,最终沙俄帝国还是选择了退让。

    1912年8月17日,巴尔干合约即《伦敦合约》正式签订,让巴尔干地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巴尔干合约规定,埃内兹至里海的米迪那一线以西的土耳其陆路属地,除了阿尔巴尼亚之外,全部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

    而阿尔巴尼亚则获得独立地位,但要受俄,英,法,德,奥,意六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意,俄四国进行处理。

    这份伦敦合约的签订,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了君士坦丁堡以西的所有欧洲领土,也让巴尔干同盟国家的势力直接扩充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

    但与此同时,巴尔干诸国也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战后的利益分配。

    塞尔维亚想要从阿尔巴尼亚北部获得一个出海口的计划被奥匈帝国破坏,阿尔巴尼亚获得了独立地位,并且受六大列强监督。

    但和塞尔维亚共同作为巴尔干联盟两大强国的保加利亚,虽然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行动遭受了不小的挫折,但攻占其他地区领土的行动,进展的却十分顺利。

    纵观巴尔干同盟四个国家,保加利亚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