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神秘请帖!皇帝与反贼!(2/6)
危险!动不动就有死亡的可能!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合为三种。
一是‘免费’的工作没人愿意做,督军必须要拿鞭子去抽。
二是徭役是可以花钱免去的,这些钱最终肯定到不了杨广那里,所以在他看来人数还是不变的。
而工程量都是按照人数制定的,也许按照这最初的工程量,对于这人数而言并不困难,但谁让实际上这人数少了呢?
人数少了,工程量不变,那只能给每位工人分摊更多的‘责任’了。
三则是贪污问题,在众多事务之中,徭役贪污应该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因为做徭役的人基本都是最穷苦的百姓,背后没有靠山。
没有靠山,那就意味着好欺负,所以朝廷拨给徭役的钱粮,自然而然也就一层又一层地被抽水。
正常来说,徭役虽然没有工钱,但朝廷至少还是管饭的,可在这一层又一层的剥削之后,老百姓去做徭役还要自带粮食。更离谱的是,他们这些自带的粮食还有可能会被督军给剥削!
这谁能够活得下去?
所以到了隋朝中后期,被征入徭役,基本等同于死亡,而已经把自己全部身家都压下去的杨广,不仅没有轻徭降赋,反而继续加重徭役。
然后,自然而然的,反噬就来了。
任何免费的东西,都早已在背后标注了价码。
徭役是免费的,看似非常好用,但你若是胆敢滥用,后果必将是你无法承受的!
古往今来,历数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汉末的黄巾军起义,这些逼得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得不起义的,几乎都是因为徭役。
大业七年,也就是公元六百一十一年,这时候杨广刚登基还不到十年,天下其他地方还好,但山东地区却已经支撑不下去了。
徭役加重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连年的旱涝灾害、加之征兵出征高句丽的几乎都是他们这个地区的,兵民损伤极大,结果不仅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偿,朝廷还一个劲儿的压榨剥削,山东地区的百姓对于隋帝杨广的恨意达到巅峰。
王薄于长白山直接登高一呼,万民响应,最后伴随着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