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1045内阁说事(3/5)

1045内阁说事(3/5)

铸造“大中通宝”的形制改变为铸造“洪武通宝”。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另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和当五钱、当十钱重四种。洪武元年开始铸造的洪武通宝断断续续,在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其中最特殊的要数当十钱的洪武通宝,此规格钱币发行时还处于战乱时期,朱元璋也没有足够的铜料,所以在当时发行钱币时定下当十钱重一两的规定,也就是说当十钱算一两银子。不过这样的大钱并未大规模流向民间,多是在官府府库之间流通。所以到了后世,流传下来的铜钱多是见平钱和折二、当三钱居多。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穆宗隆庆时期经历十二位帝王,其中只有六位铸钱,除朱元璋时期曾大量铸币外,其他皇帝所铸钱币数量有限。这也是明朝民间钱荒,私钱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朝廷实在太缺铜料了。又看了两份奏疏,没见芦布过来禀报其他,魏广德也不想继续看其他的奏疏,拿起那两本山西和南直隶奏疏起身就往张居正值房走去。虽然看灾报已经麻木了,可以朝廷对于这样的奏报还是必须第一时间处理,是万万耽搁不得的。若是消息传出去,还不知道朝堂和士林会如何议论他们。魏广德走进张居正值房,张居正已经得到通报起身过来迎接。“善待,你过来了,来,坐下说话。”张居正招呼魏广德坐下,魏广德直接拿出两份奏疏递过去。“这是你写的钱法章程?”张居正误以为魏广德是连夜写了一份钱法改良的章程出来,毕竟此事是魏广德提出,自然会着重力推此事。“不是,章程我还在写,并未完成。”昨晚魏广德写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写完,自然不会急吼吼拿出来。“这是今早从中书那边拿到的,山西和南直隶接连受灾的奏报。叔大兄还是看看吧,若是没有其他,马上安排人送司礼监加急批红发下去。”魏广德说明了奏疏来源,张居正一听马上就打开翻看起来。张居正看奏疏速度很快,或者说内阁阁臣一般都练出了一目十行的能力,否则那么多奏疏送来,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看的话,一天也处理不了多少本。张居正明白魏广德拿过来的意思,当即拿着两份奏疏到书案后,提笔在魏广德的票拟后署名。然后叫来自己的书吏,把两份奏疏交到他手里,吩咐道:“立即送到司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