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往东立(2/5)
得修炼进度也差别很大,其中自然是李皓得进度最快,而这还是李皓刻意隐瞒得结果,免得太过突出。在李皓之下,是一个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女生,练的最快。可那帮老教授们,显然年纪都大大超标,因此前面在打基础时,他们还能领头来做项目。但等到气功这事踏上正轨,并开始了应用到正式医疗之中时,没有内力存在的他们显然就跟不上需求了。到时自然而然的,就该是实践派正式走了气功学的领导岗位,而李皓显然是最会实践的人,因此就更不需要担心什么。至于李卫国这边,他这一辈子都是在心内科奋斗,在中医领域认识的人不多,还基本和张劲有所交叉。因此也就没在上面出力,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气功所表现的恢复力上。在等到后面李皓这边能拿出一定成果后,李卫国便拉着李军出面也申请了课题,是关于中医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便是将心脏康复与中医相结合,融中西医优势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病”复发。有了这两个省级课题打底,很快相应的研发团队便建立了起来,并接连拿出了成果。一时间在医疗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并且很快就从医疗界扩散了出去。在网上引起了一片质疑,其中不仅有吃瓜群众和西医,就连很大一部分中医都不认可。毕竟气功这个东西,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没啥好印象,这个是几十年固有思维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李皓等人经过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只是现在这个阶段,气功学这东西暂时还无法应用到实际临床之中。所以面对普通人,只能是加快研发进度,并暂时以在网上加强科普的手段,来维持局面。但面对医疗界同行,就必须要以实际行动,给他们强力回击。于是李皓开始组队,带人在全国范围内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基础医学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有含金量的医学赛事。而且不仅是中医学,就算是李皓不能独立参加的,李皓也能拉着中医心脏康复项目的参加。有扬州慢这个万金油的存在,李皓不敢说每次都能夺得第一,但基本上都有所收获。因此在那两年里,李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奖牌把气功学的牌子给狠狠的树立了起来。至于后面李皓为什么没有再参加,是因为李皓必须得回去医院参加规培了。没办法,李皓中间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要是在后面的两年的规培还这么经常缺席,那这就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