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一百零六、多事之“秋”(3/5)

一百零六、多事之“秋”(3/5)

上洛阳宫廷内那位龙袍老妇人的御案。

    很快,卫氏及其用利益笼络的朋党官员们,便失望了。

    第五日,朝会百官廷议过后,东殿暖阁的杖下后御前会议上,大周女皇正式下旨:

    贬朱凌虚父子为贱籍,按谋反之罪抄家,有周一朝,洪州朱氏一族永不录用,同时勒令彩裳女史、江州官员严查其同伙;

    再封浔阳王世子离扶苏,为江州别驾,辅助江南安抚大使、浔阳王离闲,坐镇浔阳城,安抚官民,平定前线人心。

    又颁制书,册封正在江南扬州养老养病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竞溱,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调集兵马,指挥江南道平叛,即日前往江州,主持大局。

    再命江州长史欧阳戎为江南道行军大营长史,协助大军平叛……

    一道道命令下发。

    朝野一时间有些噤声,旋即响起哗然。

    已经有一位江州道行军大总管了,现在又封一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似乎比“江州道”名头大上一些……有些态度已经不言而喻了。

    果然,翌日一早,江州道行军大总管、魏王卫继嗣上书告病,请求回京养病。

    女帝不许,驳回。

    卫继嗣再上书。

    女帝不应。

    又上书。

    如此连续三次,才迟迟批下一个在卫氏众人眼里珍贵无比、皇恩浩荡的“准”字。

    江州道行军大总管官职未夺去,然而卫继嗣却灰溜溜返回了洛阳,

    此前准备好的兵马粮草,全部毕恭毕敬的转交给即将上任的老将军秦竞溱。

    至于这位魏王“悉心”任命的征讨大军诸将们,自然是各回各家,秦竞溱当然不会任用前任的班子……

    欧阳戎收到京城圣旨的时候,正在双峰间,考察东林大佛的建造事宜。

    闻讯不禁挑眉。

    秦竞溱,秦老将军,曾在高宗朝,二圣临朝时期,征讨东夷时,作为小将脱颖而出,乃三朝老臣,大乾……嗯,大周名将,征战多年,在东夷积下累累军功,前年去往江南扬州养病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

    而且说起来,欧阳戎此前与这位秦老其实有过一面之缘的……

    至于女帝的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