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79章 第 79 章(3/15)

第79章 第 79 章(3/15)

组最近的研发重点是机器人护工。

    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性太强,无法重复。

    同一种感觉,一百种人能有一百种描述方式,这也太过为难人工智能了。

    机器人护工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的体力问题,连接设备给病人翻身、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可以叫护士、按时喂药……这种能量化的东西,都可以做到。

    现在用的人并不多,现在的老人,一般都有三四个子女,正常情况下,是有人来轮班照顾的。

    还有一个不信任的原因,一个冷冰冰的铁疙瘩,能有人这么体贴吗?

    能有人这么知冷知热吗?

    要是断了电,它自个儿都难保。

    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人生怕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连父母、祖父母都不愿意照顾,还要用机器人?

    就连免费使用,都找不到志愿者。

    在九十年代初,想找一个空巢老人的难度还是有点大的。

    后来,终于有人来咨询能不能用机器人护工,在家庭里用。

    “这可能不行,我们的机器人护工的使用环境是在医院病房里,普通家庭可能不行。”

    “我们这的环境跟医院病房差不多,要不,你们来看看?”

    现在普通人家的居住面积普遍比较小,机器人护工的发挥有限,还有可能打翻家里的东西。

    人工智能的团队有人去了一趟,做使用环境评估,进门之后,就表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挺大的房子,家具不多,也没什么杂物,各种东西放得十分规整,就连书架上的书也是按色系排好的,渐变色。

    机器人护工被送到老人家里,团队工作人员输入一些基础数据之后,让它可以完成最基础的护工操作,剩下来的事情,就属于机器自主学习的范围了。

    “这台机器,需要采集一部分关于您的数据,向我们反馈,这是一份数据采集同意协议,您先看看,没有问题的话,请您签字。”

    老人扫了一眼:“这么多字,不看!”

    旁边的保姆赶紧解释:“他的眼睛不太好,看字太久,就会眼花,模糊。”

    “哦,这样啊。”工作人员拿起合同,对着镜头,逐字逐句地念给老人听,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