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37章 金刚石钻头与燧发枪(1/3)

第37章 金刚石钻头与燧发枪(1/3)

    在有了先进的水力机械后,海子山墩的兵器坊又招募了十来名工匠学徒,并且按照刘博源提出的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每一位工匠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

    如此,不仅生产武器装备的速度提高许多,而且培养工匠学徒也简单起来,只需要教会其中一道工序的生产就可上岗。

    “大人,您看,这是我们这些天生产的武器装备。”

    已经升为兵器坊管事的吴铁匠,带领着刘博源查看了这些天兵器坊的生产情况。

    “现今我们每天可以打造五十把枪头,三十把腰刀,二十副板甲及三把鸟铳。”吴铁匠介绍道。

    “嗯!不错!打造速度是快了许多,但是一定要保证好质量。”刘博源夸奖的同时也不忘告诫一番。

    “大人您放心,每一件武器装备,我都会亲自把关,绝对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吴铁匠拍着胸膛保证道。

    “那我就放心了!”

    两人边走边谈,很快来到钻磨铳管的水力钻床旁。

    一名工匠正带着一名学徒在钻磨铳管。

    只见工匠慢慢地平移固定好的铳管,旋转的钻头伸进铳管。

    “嗞!”刺耳的摩擦声响起,随后又移出钻头,一旁的工匠学徒立即在钻头上滴上几滴油,以润滑钻头。

    刘博源皱了皱眉头,这钻头才钻进去一点,就立马移出来,照这个速度,怪不得每天只能钻磨出两至三根铳管。

    “吴匠头,这钻头是用什么钢制成的?竟这般难钻!”

    “回大人,这钻头可是采用上好的堕子钢,可谓是当前最硬的钢了。”吴铁匠回答道。

    就这个堕子钢也配称最硬的钢?这要是在前世,估计也只能拿来做菜刀的材料。

    其实钻磨铳管的快慢,不仅是因为钻头材料的原因,也与水力钻床的旋转速度有关。

    刘博源暂时没有办法再次改进水力钻床,只能从钻头的材料着手。

    恰巧的是,在威武堡的瓷器店里,刘博源就见过一种比钢还硬的材料,那便是—金刚钻。

    金刚钻的发现,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石部》中有详细记载,“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它不仅可以用来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