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338章 封赏结束,下令大宴(1/4)

第1338章 封赏结束,下令大宴(1/4)

    六月二日这天的封赏,可谓是规模浩大,比之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捷的那次封赏,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明榆国公刘博源被赐封为榆林郡王,乃是大明立国以来的第一位异姓王爷,可想而知是有多么的轰动了。



    蓟辽总督英都伯被追赠为英都侯、京营新军总兵忠勇伯被追赠为忠勇侯,山西总兵周遇吉被追赠为安北伯,余者战死沙场的众多将领皆有追赠封赏。



    另外,有辽东巡抚邱民仰因功升迁,接任蓟辽总督之职,兵备黎玉田则是接任辽东巡抚之职,兵备王之桢则是接任蓟州巡抚之职。



    其余的一众辽东文官武将,也是各有封赏,或进总兵之职,又或进兵备之职。



    可以说,只要在此次的辽东之战中立下功劳,一众辽东文官武将都是官升一级或两级,可谓是皆大欢喜。



    至于被刘博源公开处决的宁远总兵兼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蓟东伯白广恩、锦州总兵祖大寿、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通等一众大明将官,崇祯皇帝则是给予了一个轻飘飘的追赠嘉奖,并没有什么表示。



    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高起潜,也是同样的追赠嘉奖,什么都没有获得。



    从这也就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对于刘博源的这些行为,已是处在一种默认的态度,没有对刘博源进行追究罪责。



    当然了,就算崇祯皇帝想要追究刘博源的罪责,也是需要考虑其中的后果。



    因为以当前明军的实力而言,根本不是刘博源的对手,若是逼得刘博源起兵造反的话,大明将有大厦将倾的危险。



    先前的山海关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给予了崇祯皇帝极大的惊骇。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为了能够延续大明国祚,崇祯皇帝才不得不向刘博源妥协,以默认不追责的方式,向刘博源表明了意思。



    而刘博源也是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既然崇祯皇帝对于刘博源的行为默认不追责,那么刘博源也就不再提及此事。



    双方就以这种默认的方式,揭过此事不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