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355章 大喜的崇祯(1/3)

第355章 大喜的崇祯(1/3)

    刘博源送来的这份大礼,对于张伯鲸来说,实在是太重也太及时了。

    若是再晚半个月的时间,待他启程进京朝觐考核时,这份大礼就显得没有那么及时。

    朝觐考核,主要是针对文官。

    大明实行九年三考,每三年就会举行一次。

    各省的布政、按察二司堂上官员,及府州县正佐官员都必须到京,接受考核。

    而对于大明的武官来说,则是每五年一次。

    除副将、总兵以上的官员,是自陈功过,由皇上裁定外,其余武官皆由巡抚和巡按御史一体考核,之后上呈兵部考举题奏,最后再转到皇上手中裁定。

    因此,大明的武官在没有皇上的诏令下,是不能随意进京的。

    否则,将会以谋反之罪论处。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崇祯皇帝都没有见过刘博源的原因。

    而刘博源也在巡抚张伯鲸的特殊照顾下,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大,却没有多少人得知。

    崇祯十年十一月三日。

    在收到刘博源送上大礼后的当天,张伯鲸就急写一封捷报奏折,由驿站快马送往京城。

    按理说,张伯鲸应该先将捷报,送到自己顶头上司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手上才是。

    但是此时的洪承畴,正在四川围剿流贼。

    张伯鲸唯恐耽误时间,遂一边派出快马将捷报奏折送往京师,一边派人将捷报送往洪承畴手中。

    从榆林城到京师,约有一千五百里的路程。

    驿站快马在经过五天的疾驰后,终于在十一月八日,送到了京师。

    ……

    紫禁城,东暖阁之内。

    此时,崇祯皇帝正聚精会神的批阅着御案上的奏折,神情颇显得疲惫。

    对于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的崇祯皇帝来说,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时间,早已是让他身心疲惫。

    若非不是依靠着他的年轻力壮,怕是都会因为劳累过度,累死在龙椅之上。

    可是,崇祯皇帝仍旧是觉得时间不够,恨不得整日扑在政务之上。

    他犹记得自己的皇兄在大行之前,拉着他的手,将中兴大明的重担交到他的手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