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明(3/6)
淯维持了秩序。
沉晨马队缓缓进入冀县外的广袤平原区,扭过头对邓芝和庞淯说道:“这凉州竟也种植水稻?”邓芝就回到道:“禀大都督,自商周时凉州就已经种植水稻了,如今又引进交趾稻,因其早熟、耐旱的特性,天水郡渭河两岸的中陶、冀县、新阳、天水等县,都已广泛种植,以交替汉稻,形成两熟。”
“原来如此,水稻喜高温、湿润,西北地势较高,光照确实较为充足。”沉晨点点头。
庞淯则说道:“只是稻谷需要的水太多,因而除了渭河、长离川两岸以外,其余地方还是以粟麦为主。”
“嗯。”沉晨说道:“我初来凉州,不知道凉州具体情况,我记得陛下曾经迁天水、陇右等地百姓至汉中,怎么我看这地里民众还挺多的样子。”庞淯笑道:“大都督有所不知,陛下当初迁徙的都是凉州无地民和自愿跟随去汉中的汉民百姓,而世家大族很多人都不愿意迁徙,因此世家大族治下的丁口还剩余了不少,其余的都是羌氐或者北胡。”
“羌氐北胡?”
“是的。”邓芝说道:“凉州羌人、氐人、胡人、汉人杂居,汉人有的放牧,羌、氐、胡也有的种地,且互相通婚,因而才有那么多民众耕作。”
“不止天水,就连西域也是。”庞淯也道:“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若羌,西至葱领数千里,有月氏馀种葱此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氐有福禄、汧、陇氐,青氐、白氐、蚺氐等,语不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
“善。”沉晨满意地说道:“看来西凉不管是羌人还是胡人,生活习性都已经与汉人无异,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们在思想文化、生活习惯上已经与汉人接壤,这更能方便我们的治理。”后面一名官员说道:“大都督,《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羌人不服王化,还是应当小心看待。”
“切不可乱语。”沉晨皱起眉头,回头说道:“孔子之做《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不管是狄夷还是汉人,只要能够遵守中国之礼仪,便为中国之臣民。羌人、氐人、胡人、汉人既在我凉州,便为我凉州之民。先贤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