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三国之银狐> 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门楼上(2/5)

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门楼上(2/5)

之前的论点想说服荀或这样并不忠于曹操,只在乎天子和汉室江山的人都难。

    更别说想要说服那些只为世家大族利益着想的世家子弟。

    但如今沉晨的思想开始升华,真正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知行合一,并且提出救世之道,思想深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说服不了那些世家大族,可对于那些普通的寒门儒生来说,却如同金玉良言,发人深省。

    而荆州士人的组成,恰恰多是由这些底层的普通寒门儒生。

    世家大族毕竟是少数,底层才是主体。

    他们没有宗族扶持,没有权势背景,也没有上层看重,只是因缘际会,拜了师,学了一些知识,勉强可以称之为士人。

    虽然能够读书,也是能吃得起饭的小康之家,可上升空间极为有限,在不需要考虑家族立场以换取曹操用天子名义给予的官位的情况下,思考方式自然不一样。

    因此听到沉晨的话,很多人都被沉晨的话深有感触,对他的态度自然大为改观。

    即便是那些世家大族子弟,由于家族立场不同而无法认同他的观点,但也同样觉得沉晨说的话很有哲理,令人深思。

    总有几个背叛自己阶级的理想主义者。

    如庞统向朗都是荆州顶尖世家出身,却并没有像蒯越蔡冒一样出卖刘琮,换取家族利益,而是跟随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所以很快,今日沉晨说的话便在荆州士林传开,在没有人出来主导和故意贬低的情况下,很多人对沉晨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没想到他的思想居然如此深刻,让很多人都非常佩服。

    一时间,沉晨原本在荆州士林当中有些不算好的名声,居然慢慢改变了过来。不少人都觉得,哪怕沉晨与他们或许存在立场对立,但他不失为一名君子。

    沉晨之名,自此彻底从乡野往上升,传遍整个荆州,乃为名士。

    而在这之后,司马徽就在襄阳城东北乡野,靠近鱼梁洲的地方安居下来,他与庞德公也算是老相识,每日与他谈论,交情愈加深厚。

    诸葛亮、沉晨、徐庶、庞统等人也常与司马徽和庞德公谈论道理,沉晨提出的知行合一,令他们觉得宛如圣人大道,醍醐灌顶,非常称赞沉晨的才学和思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